
盘古大模型是华为旗下的超大规模AI大模型,集成了华为云团队在AI领域数十项研究成果,并与昇腾(Ascend)芯片、昇思(MindSpore)语言、ModelArts平台深度结合。
一、发展历程
立项与初期合作:2020年11月,盘古大模型在华为云内部立项成功,并完成了与合作伙伴、高校的合作搭建。
正式对外发布:2021年4月,盘古大模型正式对外发布。
持续升级:随后几年,盘古大模型经历了多次升级。例如,2023年7月7日,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,面向行业的盘古大模型3.0正式发布,这是中国首个全栈自主的AI大模型。
最新发布:2024年6月21日,在华为开发者大会(HDC 2024)上,华为常务董事、华为云CEO张平安发布了盘古大模型5.0,该版本在全系列、多模态、强思维三个方面带来了全新升级。
二、模型架构
盘古大模型采用“5+N+X”三层架构:
L0层:包括5个基础大模型,涵盖自然语言(NLP)、视觉(CV)、多模态、预测、科学计算等领域。
L1层:N个行业通用大模型,是在L0基础上导入行业数据进行训练而衍生,如矿山大模型、政务大模型、气象大模型等。
L2层:X个场景模型,是在L1基础上结合行业细分场景得到的推理模型,如传送带异物检测、台风路径预测等具体应用场景。L2层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细化场景的模型,支持用户自主训练。
三、主要特点
全系列模型:盘古大模型5.0包含不同参数规格的模型,如十亿级、百亿级、千亿级、万亿级等,以适配不同的业务场景。
多模态能力:能够理解和处理包括文本、图片、视频、雷达、红外、遥感等多种模态的信息,提供更为丰富和精准的AI服务。在内容生成方面,采用业界首创的STCG(Spatio Temporal Controllable Generation,可控时空生成)技术,可生成更加符合物理规律的多模态内容。
强思维能力:将思维链技术与策略搜索深度结合,极大地提升了数学能力、复杂任务规划能力以及工具调用能力。
高效生成能力:能够生成高质量的文本、图像、语音等,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多语言支持:支持多种语言,能够进行跨语言交流和翻译。
四、应用场景
盘古大模型已在多个行业和场景中落地应用,发挥了巨大价值。例如:
政务与公共服务:通过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,提升政府服务的智能化水平,如智能助手、数据分析等。
工业与制造业:推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,如质量检测、生产优化等。
气象预测:实现气象预报精度首次超过传统数值方法,速度提升1000倍,提供秒级天气预报。
医疗健康: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手段,如药物研发等。
自动驾驶:通过创新的可控时空生成技术,结合场景视频生成等技术,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成熟。
建筑设计:基于可控生成能力,快速生成建筑群360°实景视频和3D模型。
五、技术进展与创新
模型训练与优化:依托昇腾的算力和盘古大模型的结合,HarmonyOS NEXT拥有了系统级AI能力。在数据合成方面,采用weak2strong方法,通过迭代式的合成高质量的数据,提升了数据的利用率,并激活了模型中的更多能力。
模型架构升级:提出了昇腾亲和的Transformer架构——创新的π新架构,解决了特征坍塌问题,并通过增广残差连接的方法,提升了模型的精度。
统一视觉编码器:将不同领域的编码器能力蒸馏到统一视觉编码器中,提升了编码效率,特别是在文档理解能力上有显著提升。
动态分辨率:通过尺度泛化的训练范式,动态递增的方式帮助盘古5.0在动态分辨率的表征上超过了业界同等模型的能力。
六、产业影响与挑战
华为盘古大模型作为AI领域的重要里程碑,对促进AI工业化具有深远影响。它通过与各行业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,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和影响力,推动多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。同时,盘古大模型也面临着数据隐私保护、模型安全可控等挑战。
数据统计
相关导航


通义灵码

LangChain

GitHub Copilot

aiXcoder

Augment Code

IntelliCode
